離石區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
編制工作方案
國土空間規劃是縣(市、區)域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對一定時期內縣(市、區)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的統籌安排,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及各層次專項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基本依據,具有戰略性、綜合性、協調性的特點。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決策部署,按照自然資源部關于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的有關要求,以及全省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會議精神,為切實做好我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離石區國土空間規劃范圍為全區行政管轄區域內的全部國土空間,在落實好市級規劃要求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城鎮鄉村的規劃。規劃基年期為2019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規劃目標年為203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2020年底前完成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任務,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管理系統。促進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底線思維。堅持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升我區國土空間利用質量和效益,推動我區生態文明建設,將保障全區經濟發展、空間宜居、生態優良放在首位,堅守耕地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和指標管控要求,統籌區域內空間開發、資源配置與用途管控。
(二)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平等分享發展成果的要求,引導資源要素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產業之間合理配置,推動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
(三)堅持統籌協調。將體現國家意志和保障地方需求有機結合,發揮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引領和約束作用,增強政策措施的協同性。建立政府決策、部門協同、技術協調、平臺支持的工作機制,確保規劃上下統一,高效對接,有機銜接。
(四)堅持目標導向。因地制宜,著力解決我區區域內國土開發保護中存在的關鍵問題,突顯地域特色,推動地區特色化差別化發展。
(五)堅持創新驅動。順應全球化、大數據和網絡化發展趨勢,探索建立國土開發保護新機制,提升國土空間規劃現代化水平,確保規劃管用、實用、好用,不斷提高國土空間治理能力。
三、工作任務
(一)統一規劃基礎
1、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基礎,以地理國情普查、地質環境調查和林草、礦產等自然資源調查成果、遙感影像、地形數據為補充,統一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作為空間定位基礎。充分整合挖掘各部門各行業空間數據成果,統一基礎數據,搭建信息平臺。
2、摸清底數,對全區行政區劃、人口經濟、人文歷史、社會民生、城鄉現狀、產業發展等社會管理指標進行調研;對全區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地質環境、森林資源等自然資源進行調研;對各行業、各部門的空間性規劃、行政審批等數據調查收集,建立全區空間數據庫,厘清全區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3、圍繞國土空間規劃的主要任務和內容,開展國土空間資源基礎分析,結合離石區資源條件特點,做好對呂梁市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細化完善工作,就研究成果與呂梁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進行溝通交流,統籌優化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成果。
(二)開展專題研究
按照突出重點、增強實效、問題導向、積極創新的原則,根據我區實際,針對重大問題開展國土空間發展戰略、國土空間規劃目標和指標體系等專題研究,形成專題研究報告,為規劃成果的提煉和政策建議的響應提供扎實基礎,提高規劃科學性。如下:
1、現狀評估和風險評估專題;
2、城鎮化與人口變化趨勢研究;
3、區域協調與城鄉融合發展專題;
4、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專題;
(三)編制規劃方案
在明確規劃基本思路和開展重大問題專題研究的基礎上,確定規劃大綱,開展重大布局、重要指標、重大專題及重大工程論證,明確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研判國土開發保護形勢,按照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空間融合的要求,確定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和整治的戰略目標和總體布局;按照生態文明建設和空間用途管制要求,科學有序布局生態、農業和城鎮等功能空間,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實施統一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促進國土集聚開發、分類保護和綜合整治;強化支撐體系建設,促進區域聯動發展;完善政策配套,建設信息平臺。
(四)形成規劃成果
1、一本規劃。即《離石區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文本及規劃說明。
2、一套圖集。在統一空間規劃數據前提下,編制形成包括規劃成果圖、基礎分析圖、評價分析圖在內的國土空間規劃圖集。
3、一系列專題研究。形成專題研究成果,為規劃內容及其實施提供支撐。
4、一個數據庫。整合梳理現狀及規劃階段的各類相關數據,按照統一數據標準,依托大數據平臺搭建規劃數據庫,支撐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管理。
5、一個信息平臺。建立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健全國土空間變化監測體系,完善規劃監測指標和網絡,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和評估。
6、一套政策建議。研究建立適合我區實際的國土空間規劃 標準規范和規劃評估修改、實施監測、績效考核等方面的規劃實施機制。
(五)全面啟動區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我區要按照全省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會議精神,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搞好上下銜接,全面完成編制任務。
四、進度安排
規劃編制工作分前期準備、規劃編制、規劃報批實施及信息平臺建設四個階段。各階段工作可交叉或同步推進。具體安排如下:
(一)前期準備工作階段
2020年6月中旬,成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制定工作方案,確定聯絡技術團隊,收集相關資料,落實規劃編制各項任務。
(二)規劃編制階段
1、列出文本和專題大綱。在深入調研、專題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列出文本大綱,確定專題大綱和具體內容。
2、研究與編制同步開展。銜接市級規劃編制工作,完成下列任務:
(1)2020年7月進行現場踏勘、部門座談和收集資料工作。
(2)2020年8月中旬,完成三條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優化成果。
(3)2020年9月上旬,完成現狀評估和專題評估等專題研究初稿。
(4)2020年9月底,形成規劃大綱方案,完成大綱成果審查。
(5)2020年10月底,完成離石區國土空間規劃成果(文本、說明、圖集)。
3、廣泛征求市直有關部門及各縣市區意見,協調論證修改完善,形成規劃報批成果。
(三)規劃報批實施階段
根據全省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進度安排, 修改完善形成送審稿,完成規劃成果報批審查、頒布實施。
(四)建設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管理系統(2020年6月-2020年12月)
在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專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頂層設計方案;建設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入庫,運行維護信息平臺。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領導組,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政府辦主任、自然資源局局長任副組長,發改、工信等部門和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組主要負責對全區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重大事項進行研究和決策,審定工作方案,落實工作經費,協調重大事宜、論證規劃成果。成員如下:
組 長: 李 軍 區委副書記、區長
副組長: 陳利平 區政府副區長
閆建峰 區政府辦主任
張利國 區自然資源局局長
成 員: 劉 鷹 區人大副主任、區財政局局長
馮建斌 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李耀星 區農業農村局局長
吳 卿 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王 宇 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薛永明 區林業局局長
李克勤 區水利局局長
王候明 區交通運輸局局長
高吉明 區文化和旅游局局長
侯永強 區民政局局長
劉武平 區統計局局長
張金平 區扶貧辦主任
牛金娥 區自然資源局副局長
各鄉鎮、街道鄉(鎮)長、主任
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區自然資源局,辦公室主任由張利國兼任,副主任由牛金娥兼任。辦公室主要職責:具體承擔領導組日常工作;研究各種推進路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辦公室會議;及時通報工作動態;協調解決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承辦領導組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建立規劃編制技術團隊。由市局統一委托具有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經驗、科研技術實力雄厚的技術單位組建規劃編制專家咨詢委員會和技術團隊,承擔規劃編制和研究工作。
(三)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建立健全多方協商機制,擴大公眾和社會各界參與程度,確保規劃方案形成過程中廣納民意、集中民智、凝聚共識。
解讀鏈接:呂梁市離石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離石區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